自2012年以来,江苏省作为研学旅行第一批试点省份,积极推进研学旅行组织开展及研学教育的落地实施,不断促进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最终实现。来自江苏南京、宿迁、苏州、南通、仪征等地的中小学生们参与了世纪明德系列深度研学旅行,在“行走的课堂”中历练成长,认识自我、发现自我、挑战自我。
“转眼间,两天时间就过去了。今天,我们去了孔府、孔庙、孔林,那些课本中熟悉又陌生的儒家礼义让我有了更生动的印象。孔庙中我们举行了拜师礼,让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,仿佛回到千年前的教育氛围。我还采访了一位老爷爷,也许问题问得不够深刻,但是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与一个陌生的人沟通,收获、交换一份美好,我觉得很值得。”一位宿迁市的小记者表示。
据了解,系列活动由国内知名研学教育机构、新三板挂牌企业世纪明德依照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、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》等政策要求,根据宿迁不同学校的校情、学情、可持续发展的育人需求综合设计,以行前、行中、行后的贯通式培养,主题任务制、线上线下实践课堂、成果展示的创新式活动,不断深化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融合,旨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,追求学生体验、参与及成长。
世纪明德始终坚持:研学教育的闭环逻辑构建是研学产品设计、课程研发及过程实施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。“闭环”呈金字塔状,体现在三个层面:顶端为研学教育理论构建闭环,含理论框架,教育目标,研学规划;中间层为研学教育课程研发构建闭环,含课程目标确认、产品定制设计、实践课程研究(行前课程,行中实践,行后评估);底层为研学教育实施构建闭环,含最初一公里(出发说明)、研学实践(过程执行)、最后一公里(评估总结)。
“一个中午,我意外邂逅了北京巷弄。巷子谈不上窄,但绝不能让汽车轻易通行。青石板上仍有昨夜的雨迹,空气中氤氲着些许雾气。有卖小饰品的婆婆,饰品中以发簪居多,倒是我们南方人少见的。这儿也是热闹的,偶尔能看到孩子迈着短腿嬉皮笑脸追逐打闹。很快到了饭店,这儿的饮食也不同于家乡,不过我们倒是吃到了正宗的北京烤鸭。饭店的服务员哥哥在与我们交流时,谈及他的坎坷生活,然而他依旧笑得灿烂。
早在读过老舍的《想北平》后,我便了解了北平淳朴的人文风情。在《想北平》书后多年踏入北京,这种淳朴感竟仍旧存在着,它存在于北京弄巷,存在于北京人的心中,成了不可抹去的印记。居庸关长城有陡坡和缓坡两条路线,我们自缓坡而上。在地面抬头望去,只见长城盘旋而上,如巨龙一路登顶苍穹。天色清朗,偶有几缕浮云似与长城相接。而长城便更显壮观。也许是许久不曾锻炼,我们才向上一段台阶便气喘吁吁,这时再抬头望去,只觉泰山压顶。走到第一个站台,我们停留了片刻,而越往上停留的时间越长。汗流浃背之际,我们迷迷糊糊地看到眼前已显现出的终点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奋力扯着背包两级两级地跨上去,直到抵达最顶端,才松了一口气,累瘫在地上。睁开眼,正是湛蓝干净的天空,它仿佛在给我们以慰藉,用视觉的清流涤荡心灵。
古时长城用来抵御外来入侵,站在二十一世纪,我们似乎依旧能感受千年前人们坚守国土的决心。而登上长城,更是教会我们没有努力与煎熬,何来成功?天安门前是金水河,汉白玉拱桥衔接两岸,与天安门城楼相呼相应。故宫方圆数万平方米,乾清宫,养心殿,庄严肃穆,跨越百年的历史长河,无声地凝视着岁月的更迭。高处俯瞰,一片金色宫殿方正摆布,红墙黄瓦,四面环合,“盘盘焉,囷囷焉,蜂房水涡,矗不知乎几千万落。”近观是黄琉璃瓦顶,白石底座,气势磅礴,雍容精致,似乎能看见古时帝王励精图治的身影。而在故宫,这份壮观中还包含着中国人的细致,细到宫殿上微小装饰的数目,都有独到的意义。
这儿,中华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,体现在每一砖,每一瓦,每一树,每一景。而中华精神,是宽和大度,是包容万物,是坚定无畏。”江苏大丰高级中学的柏予涵营员在明德在线APP上记录了自己的北京研学行。
“教育不是把桶灌满,而是将火点燃”,世纪明德始终秉承“让每个孩子至少有一次研
学经历”这一使命,致力于做青少年的阳光伙伴,通过研学旅行影响孩子,通过在线影响家庭,通过师训影响教师,通过论坛影响学校,通过办学校、建营地影响城市,通过教育扶贫影响社会,通过新青年影响时代。同时依托“研学教育共同体“、“研学智库”、“千导计划”、研学课程设计大赛等,通过区域交流、课题研究、落地推介、教材编写、研学导师专职培训、项目孵化等多种形式,推动研学教育深发展,为整个素质教育领域建立塑造一种标准,一种理想。